總共約為1.3億美元1998年四月,澳門創律旅游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為使“瓦 良 格”號航母完成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國共計大約花費了3000萬美元瓦良格號航母下水,冷柜中國在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基礎上改造完成的*艘航母可能于2011年下水,以慶祝建黨90周年,消息人士說:“明年7月1日前后是一個窗口。”該報道隨即被認為是自2007年中國*承認可能建造航母3年后所取得的階段性重大成果。近年來,伴隨著從各種渠道傳出的*與非*消息,海內外各界對中國航母計劃的高度關注其實亦早已超越了航母本身,而成為一項重大戰略性話題。本刊綜合梳理的相關報道希望能提供廣大讀者與專業工作者一定的參考價值。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刊并無意贊同其中任何觀點,也并非證實其中任何內容。
美國彭博新聞社近日報道指出,停泊在大連的“瓦良格”號航母甲板上已經可以看到工人在施工,黃昏時分甚至可以看到明顯的“電焊火花”。烏克蘭繼承“瓦良格”號后于1998年將其轉賣給中國,并在2002年正式落戶位于大連的造船廠。
據美國*情報機構2010年7月份的報告披露,停泊在大連的“瓦良格”號會zui早完工。該報告推測,“瓦良格”號會在2010年到2012年之間投入使用,但是只作為訓練艦,而中國的國產航母將在“2015年后的某個時間”出現。加拿大出版的《漢和防務評論》也猜測,中國建造航母工程并沒有受到金融危機影響,配套設施正在繼續建設,在建造航母模組化工程的內部廠房外,布滿各種貨柜,有的堆放達到3層貨柜高,可見中國航母建造的準備已經到zui后階段。
在中國,有關航母問題的討論已經持續了50年。軍事分析家指出,由于貨物出口以及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的進口都高度依賴安全的海上航道,因此中國正著手在幾年內向海上派遣航母。
在距離海洋643公里遠的武漢,西方媒體似乎也發現了中國航母的“蛛絲馬跡”。彭博新聞社猜測,一個靠近湖邊的航母等尺寸模型雖然無法移動,但是*可用于訓練航母上的艦員。上周,在湖岸邊給蔬菜施肥的農民曾看到兩輛起重機在該航母式建筑上施工。美國《航空周刊》文章指出,互聯網上出現了據稱是位于武漢艦船設計研究院的大量非常有趣的有關設施圖片,照片顯示在一座建筑物上面,一座航空母艦的主要上層建筑正在建設當中,還有一個大型樓頂平臺,能夠當做戰機和直升機起降訓練的甲板使用。
此外,美國“戰略之頁”文章還透露,美國商業衛星拍攝的照片為中國航母計劃提供了新證據:中國正在對滑躍型航空母艦甲板的設計進行測試,并猜測中國明年就將擁有一艘具有作戰能力的航母。報道稱,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西北某地建起了滑躍起飛跑道的訓練設施,這里多風,與航母真實環境相似。文章稱,中國對艦載機飛行員只進行了4年培訓是“賭博”,不過“中國人敢作敢為,且正在艱難地取得進展。”
繼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表示“中國不可能永遠沒有航母”,以及*司令員吳勝利表示“中國要加快研制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后,江南造船集團近日公開表示,該集團已經為承建航空母艦做好準備。
在上海東方衛視播出的《看東方》節目中,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南大慶在接受東方衛視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我們的硬件設施,從我們的生產能力,我們*具備了為*承建它所需要的各種水下水上包括戰略性的艦艇項目。現在大家都很關注航空母艦的項目,我今天告訴你的就是:江南造船廠為承建航空母艦已經做好了準備,它已經具備了能力,我們希望承建*艘我們自己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母艦。”
2008年6月3日,江南造船廠從黃浦江畔整體搬遷至位于上海市崇明縣長興島東南端的中船江南長興造船基地。長興造船基地占地560公頃。岸線3.8公里的造船基地按照“一百年不落后”的設計要求精心規劃和設計,分為3條生產線,并列著4座大型船塢和若干室內、室外船臺。其中,zui大一個船塢長580米、寬120米,面積相當于10個標準足球場。此外還配置了7臺600噸以上的龍門吊,總投資約160億元,它是我國規模zui大、設施、競爭力的造船基地,年造船生產能力達到450萬噸。其規模僅次于韓國現代集團的蔚山造船基地,位居世界第二。